多语言助听器验配:势在必行
听力学是一门充满创意的跨界学科,每次大会,中国听力学网总会发现一些立意新颖的研究课题,值得推荐,这次也不例外。从2010年美国听力学学会的众多论文中,我们中国听力学网专家挑选加拿大听力学家 Marshal Chasin的论文:《为母语不同患者正确验配助听器》,作者选择了十种不同语系的语言,包括英语、德语、法语、日语、越南语等,比较这些不同语言单词的元音和辅音声谱的声学特征,以及对于助听器压缩技术调试的影响,并提出一套如何验配多语种助听器的调试指南,充满新意,且有具备使用价值。
作者认为不同语言,因其主谓宾结构不同和相应的词组不同,导致句子重音和整句声谱大不相同,具有非常鲜明的语言特征,比如以主动宾(SVO)结构为特征的斯拉夫语系,句子重音主要集中在句首和居中,相比之下,部分亚洲语言的主宾动(SOV)的句子结构,重音主要在句末出现。由于听力损失,患者无法区别这些特征,使得理解言语更加困难,因此,要求我们在验配助听器时,尤其在调试各种压缩参数时,我们必须关注这些语言声谱特征,才能取得较好的验配效果。譬如他测试了86名不同语言的患者,发现因为语言不同,即使听力损失一样,也需要不同的增益和压缩拐点设置,对于非斯拉夫语系患者而言,Chasin发现,他们平均需要6.3 dB的增益。
最有意思的是,这些患者一般有两个聆听程序来满足不同语言的需求,一般第一程序是英语,而第二程序是他们的母语,这样能保证患者随心所欲地使用助听器。笔者非常赞同Chasin的观点,每一种语言具有不同的声学特征,表达的不仅是文化和语言差异,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母语不同听障患者对于听力康复的不同需求。